进入精英状态的钥匙 – 深度工作
本文最后更新于 117 天前,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deepwork

本文作者:愚人哲
转载地址:https://sspai.com/post/80746

前言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那种被电子邮件、社交媒体以及其它一些信息所消耗的人,他们看似很忙碌,但是所作出的成就却并没有想象中出乎意料,这些往往都是些浅层工作,因为它们低价值并且非认知要求。

我想,在当下我们这个只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分心的时代,深度工作应当是一个特别宝贵的技能,它可以显著提高我们的表现和生产力。

《深度工作》是一本自我管理类书籍,作者是卡尔·纽波特,讲述如何在碎片化时代通过深度工作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创造更多价值。作者认为决定工作价值的不是琐碎的表象,而是深度工作。深度工作指在没有干扰的专注下进行的工作,可以将认知能力推向极限,得到具有创造性和高价值的工作结果。该书英文原版自2016年发行以来一直占据亚马逊美国网站的职场励志书榜首。

决定工作价值的,并非那些琐碎浮浅的表象,而是“水面”之下真正的深度,也就是我们说的“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在书里的定义是这样的: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在书中深度工作总的来说就几个关键点,其中必不可少的肯定是克服干扰、提高专注力以及集中力,最终达到提高生产力的效果。

浅层工作

为了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深度工作,我们首先先来了解与之相对应的浅层工作,类似于回复电子邮件、填写表格、参加一些不重要的活动等等的工作,可以叫做“浅层工作”,这些工作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认知要求不高,往往在开展的过程中受到很多的干扰,它们通常是琐碎重逢且易于完成的,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我们个人发展甚至于世界创造太多的新价值。

这些工作既不要求很高的认知水平,也不要求高强度的智力投入,它们操作简单,容易被复制和替代,价值有限。也就是说,长期干这些浮浅工作会让人感觉每天很忙碌,但并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也无法产出有价值的成果。

我们已经提及了浅层工作的定义以及其无用之处,但我相信即使我们了解了这些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概率再次滑入浅层工作。

之所以我们会控制不住自己,是因为这些工作往往会表现得非常紧急或者引人注目,并且我们的环境也有可能让我们陷入浅层工作。

我们身处的环境中,能让我们分神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候社交软件的一个小红点就能让我们情不自禁的点开,一封封邮件的弹窗让我们悄无声息的度过一分一秒,甚至于与我们无关的别人的朋友圈我们也能看得津津有味。首先这是我们环境的干扰物太多,其次我们自身的自控能力也是有不足,还有就是我们对于时间的度量是不准确的。

这些我们都是有办法解决的,比如换个更干净的环境,比如我们开启手机免打扰在一天中预留一个时间段来处理社交事务。诸如此类的办法我们放在后面说。

最小阻力原则

一般我们看到身边的同伴非常的忙碌的时候,我们会认为他大概率很有效率,能产出很多价值。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好像忙碌成了度量我们工作成果的一个指标,这就导致了我们工作目的出现了问题。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工作成果,而现在变成了谁更忙,难道更忙就会导致更好的工作效果吗?显然不是。把自己搞得好累,似乎就对自己有了一个交待。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越忙碌越能干,完成的事越多、效率越高的观念偏差。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词语最小阻力原则,这本来是用来形容股票的价格浮动与阻力的关系,但是在书中作者把它应用到工作环境中,说的是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一般会本能地选择一个最小阻力路径来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

也就是说,人们在选择他们接下来要干什么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最简单最容易完成的一件事,因为这些工作的阻力最小,而且完成后一定数量后很容易产生成就感。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就像我开头说的那种人,每天看着很忙碌,做了特别多的事,但是重要的大事却一直没有推进。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其他事更简单一点而大事却要麻烦一点。这样他频繁转换任务,首先做重要的大事的时间被压缩了,其次我们的精力在任务转换的时候是会有损耗的,这样就会导致我们一直很难进入深度工作状态。

这样就引出了两个概念:任务切换耗散任务混淆耗散。

任务切换耗散指的是当我们在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时候,我们的认知能力会在切换任务的时候消耗掉,也就是说,我们处理两件事平均分配到的注意力比一次只做一件事的要少一点,这是因为在任务切换的时候我们消耗掉了一部分注意力。

任务混淆耗散指的是人的大脑在从前一个任务切换到后面的任务的时候,头脑中前一个任务的内容会时不时出现在脑海中,从而会影响第二个任务的开展。

浅层工作的影响

回想一下夫妻吵架的场景,我们先想想为什么双方都互相吵架的时候都在挑对方的毛病,最后导致关系越来越紧张。这就是落入了最小阻力原则,因为互相挑毛病是一个比较容易的行为,而花费精力花费时间去沟通达成共识是一个阻力比较大的行为。

当今,我们整天刷着各种社交平台的讯息以及一些短视频平台的视频,很多人都把这些当做知识获取的重要来源。然而,一个个的碎片知识,刷来刷去随着指尖的滑动,最后被我们吸收利用的能有多少,也有一些人确实是记住了这些知识,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却无法构成体系。现实中各种问题都包含很多个方面需要解决,再多的碎片知识如果无法合成问题解决的体系,就如同无数散沙,无法聚沙成塔。

深度工作的好处

我大讲特讲了浅层工作的一些不好影响,最终都是为了衬托深度工作的好处。现在我们印象中都对深度工作有好的印象,但是具体是哪几个呢可能大家有个模糊的感觉但没有确切的回答。

首先是提高认知能力,深度工作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是我们更加专注更有创造力和洞察力,最终能够提高我们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并加深我们对问题和解决方法的理解和洞察力。

第二个,也是显然的,可以提高我们的生产力,让我们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这就是认知能力提高带给我们的好处,让我们专心于任务,避免分散注意力和浪费时间。

第三个也是认知提高带来的好处,那就是能够对一个任务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与了解,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它,也能帮我们更好地记忆和应用我们所学的知识。

因此它还能给我们带来更高质量更有创造性的产出。当我们进入一种这种深度专注于一件任务的“流状态”时,我们的想法和创造力可以自由地流动,我们能够产生真正原创和创新的作品。

进行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从来就不是轻易进入的,否则大多数人就不会停留在浅层工作,因此这种能力是需要培养的。

一般来说,书中给出了四个步骤: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将工作内化成习惯、像经商一样去执行和适当减少整体工作时间。

深度工作需要保持长时间的专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保持专注的。比如,有些人早晨起来,状态最好,最容易进入不被打扰的深度工作状态,但有些人却只有在夜里的时候,才最兴奋,最容易专注。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生理特性和职业特性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这样才能保持高度专注状态,让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举个例子,顺便引入一个概念——BPT(Biological Prime Time),中文直译“生物黄金时间”,听着有点拗口。

这是一个概念,指的是一天中你最有精力的时候。每个人的BPT都可能不同,有些人早上精力最旺盛,有些人则在晚上。找到你的BPT并在那个时间段进行最需要集中精力的工作,可以帮助你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为了找到你的BPT,你需要记录你一天中的能量水平(比如每半小时给自己的精力水平打个0到10的分),然后选择你最有精力的时间段。你可以在你的BPT进行创新性、要求高的工作,而在其他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工作。

转回正题,深度工作模式分为四种:节奏模式、双峰模式、禁欲模式和记者模式。

节奏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很有节奏,将深度工作整合进工作中,这个比较直接,实践起来也比较简单,因此作者也能倾向于向新手推崇。节奏模式就是说,我们每天在某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地做同一件事,形成节奏。

双峰模式则就是把个人时间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做深度工作另一个部分做浅层工作。在工作时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工作,做到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

禁欲模式听着就很自律,这是一个适合自律的人的工作模式,主要就是说做到与世隔绝地进行深度工作。这当然是很难的,因此也不适用于大多数人,因为我们要把自己与外界切断联系是特别难的、甚至对于生活在群体的我们来说几乎不可能。

更难的深度工作模式是记者模式,意思就是随时随地进入深度工作状态,一有空闲时间就进入深入工作状态。作者强调,记者模式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具有这种能力能够轻松转换状态。

接下来就是将工作内化成习惯,适应我们的工作模式使之成为一种日常。

习惯的力量在于它们的持久性和自动化。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自动执行,无需我们过多思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吃饭、刷牙或者做其他日常活动时进行多任务处理,因为这些习惯已经深入我们的大脑,我们可以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完成它们。

习惯的力量还在于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就是一系列习惯的总和。我们的健康、工作效率、学习能力,甚至我们的幸福感,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学习能力,提高生活满意度。

总的来说,形成习惯的好处就是可以使我们的一系列事件能够成为一个自动化的过程,也能帮助我们减少精力的耗费。

那我们该如何把工作内化成习惯呢?

首先我们的深度工作作为一个非常专注的过程,需要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地点,因此在我们想把我们的深度工作行程一个习惯之前,我们应该选好一个适宜的地点,然后设定好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一定要只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我们的环境,一定要尽可能的干净,最好不要带能让我们分心的东西,比如手机……

将工作模式习惯化之后,我们就要实践了,也就是到了“像经商一样执行”。

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我们都知道商人疯狂的工作是因为他们为了赚钱,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用什么手段去如何获取金钱上,然后达成自己的目标。因此,这给我们一个提示,那就是在深度工作时,我们要有动力。金钱对于商人来说是他们的动力,是他们的奖励,因此我们也要知道我们的动力我们在完成这件事之后能带来什么满足自己的东西,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可以。

设置目标我们要抓住一些指标,分为两种:引领性和滞后性。

引领性指标是衡量最终目标的前期目标,用来指导行为,及时调整行为,以达成最终目标。而滞后性指标用来描述结果,衡量最终目标是否达成,但是一旦发现问题,就无法及时调整行为了。

引领性指标就像是你准备一顿大餐,它是前期准备的步骤,比如说购买食材、烹饪、摆盘等,它可以帮助你及时调整行为,以达成最终目标,也就是最终摆出一顿精致的大餐。而滞后性指标就像是你看到最终摆出的大餐,它可以帮助你衡量最终目标是否达成,但是一旦发现问题,就无法及时调整行为了。

因此我们比较推荐引领性指标,这样我们可以边实行边调整。

我们要明确好自己的目标,要有一个驱动力来提醒自己这一段时间要达成什么目标。其次就是自我监控,定期监测自己的进度,并对我们的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就有点像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自我调节学习》里面的三部曲——计划、监控、评估。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最后一个步骤就比较奇怪——适当减少整体工作时间。

看着好像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其实背后也有其原因。作者认为,每日8小时工作中,普通人一般保持2小时的深度工作,而其余时间都是浅显的工作。因此,缩短工作时间会让人更加专注于重要事情,减少无价值的浅显工作,如会议、媒体干扰、网页浏览、办公室政治等。

那我们减少了工作时间该怎么提高效率呢,作者给出了一个方法——给自己设一个不工作的截止日期。意思就是说,过了这个时间就不工作,那么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在工作中尽量高效,让自己尽快完成目标然后产出。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提高了专注力。

此外减少了整体工作时间也为我们增加了更多休息的时间,适当休息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能够提升你的洞察力,恢复能量。人的专注力是耗费精力的,一个人要长期专注或者控制自己是需要耗费很多能量的。这时候需要休息,然后把它补充回来。

我之前在《生产力项目的快照:通过管理你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注意力和能量》也提到过,在工作中适当休息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休息可以帮助我们恢复精力。当我们长时间工作时,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都会感到疲劳,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定期休息,我们可以让大脑和身体得到恢复,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其次,休息还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注意力。当我们长时间专注于一项任务时,我们的注意力可能会逐渐下降。通过定期休息,我们可以让大脑有机会“重置”,从而帮助我们保持注意力。

最后,休息还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创新思维。当我们从工作中抽身,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和反思,我们可能会产生新的想法和观点,这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结语

总之,深度工作对于任何希望提升认知能力、管理科技干扰和提高生产力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不仅仅是一种提高生产力的技巧,而且是一种能够带来更加充实和高效工作生活的哲学。

在最后我还想补充几点,我们一定要记住的,深度工作的时候一定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与无聊,并且远离社交媒体,因为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吸人眼球但极度浅层的信息,陷入其中只会是增大深入工作的阻力。

查看电子邮件、在社交媒体上回复……——这些都是浅层工作的例子。具体来说,它是“非认知要求的、后勤式的任务,经常在分心的情况下执行。”这些努力往往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而且很容易被复制。”这些任务让人感觉很好,但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它们的意义并不大。

虽然大多数工作都需要大量肤浅的工作,但你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和控制这些工作。对我来说,这意味着在我的创作生活中,我需要停止花那么多时间寻找提交我的作品的地方,而花更多的时间实际写作。虽然我还远没有实现纽波特所建议的所有生活和工作习惯的改变,但我所采用的那些习惯已经提高了我的产出。

除此之外,当我花更多的时间在状态中时,我会感觉更好。任何处于心流状态的时间都感觉很棒。时间停止。事情完成了。最困难的是开始。幸运的是,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想法和建设性的建议,让我们开始把它融入你的日常生活。

【END】

版权归属: E家之长
本文链接: https://www.5iehome.cc/archives/deep-work.html
许可协议: 本文使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协议授权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